直播间花4万元买的二手包有严重压痕想退退不了!问题出在
2021年10月,浙江省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皮革城所接到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其在皮革城一公司在直播平台开设的店内购买了一只,收货后发现包的拉链处有严重压痕,因此申请了退货退款,但商家以售前已展示商品信息细节和不退不换提示为由拒绝了李女士的申请。李女士转向直播平台发起仲裁,平台仲裁结果为支持商家,李女士对此不认可。但商家称,自己已尽到信息告知义务,并能提供聊天记录、协商记录、信息告知截图等证据。虽然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努力调解,但双方均不愿让步,调解终止。
除了二手奢侈品外,二手手机也是二手交易中投诉的重点商品之一。从事手机上门换屏业务的“A换屏哥”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在其上门维修手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购买了二手手机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情况。“比如有消费者购买的‘无拆修’的二手手机,在换屏过程中却发现电池并非原装的。”“A换屏哥”说。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邢敬芳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在二手手机的交易中存在诸多陷阱。比如绕过苹果手机ID身份的机器,需要刷机还原手机才能发现;
一些扩容机,例如128GB扩容至256GB,甚至是由废旧零件拼凑而成,随时有可能报废的炸弹机,目前市场上就存在不少将iPhoneXR改为iPhone12等改装二手手机。
中国旧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常大磊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与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的一手市场不同,二手市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卖方市场。因为市场上有卖的,二手商品回收机构或者消费者才能买得到,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二手商品的质量也受到一手商品的影响。如果一手商品本身就是劣质产品,那么二手商品的质量必定不会好。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销售假冒伪劣物品、虚假宣传和非标准化物品信息披露时的理解差异并存,区分难度大。
“由于二手物品质量界定存在困难,特别是使用过的二手物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磨损、折旧情形,难以标准化描述,一些卖家利用这一特点在出售二手物品时隐瞒物品的缺陷、折旧、瑕疵,对物品的新旧程度作虚假陈述,甚至销售假货,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同时,也确实存在因二手物品难以按照统一标准做商品信息公开披露而引发的理解差异。两种情形的区分难度大,引发较多纠纷。”
据常大磊介绍,目前对于二手商品的鉴定最重要的包含品质鉴定和品牌鉴定两个方面。其中品质鉴定主要是对于商品的质量、外观、瑕疵和安全等方面的鉴定。“但在线上市场,由于卖家对于商品信息的隐藏式描述,以及买卖双方对于描述词汇的不同理解等,这一方面常有争议。”常大磊说。
邢敬芳则表示,二手手机的品质往往要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但一方面相关的检验测试的机构不多,同时有些消费者也会对拆机检测有顾虑,因此,二手手机鉴定也并非易事。
“品牌鉴定人才的培养难度高,耗时长,因此人才缺口大,第三方鉴定机构也不多。”常大磊说。
近年来,关于二手交易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二手交易行业各方也均在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破解信息不对称困境,建立双方互信机制。
常大磊透露,由中国旧货业协会联合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单位制定的《旧货在线交易基础信息描述和要求》已起草完成,其对旧货在线交易主体层信息、展示层信息、交易流程层信息和服务与评价层信息的描述提出了要求。
邢敬芳也表示,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服务专委会组织编制了《手机回收评测操作指南》,其中明确了手机回收评测标准及对应的定价办法,试行成熟后拟立项制订起草行业团体标准。